西医: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过度膨胀,或同时伴有气腔壁破坏的病变。各种常见的肺气肿:
一、老年性肺气肿:因年老而肺组织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但无组织破坏,供应血管也不减少,仅有肺泡及肺泡壁弹性减退,内腔扩大,称为老年性肺气肿。
二、代偿性肺气肿:部分肺组织失去呼吸功能(如肺萎陷不张或在肺叶切除术后),使胸腔内负压增高,从而有另一部分正常的肺组织过度充气以填充空隙,称为代偿性肺气肿。
三、旁间隔性肺气肿:肺小叶问隔纤维组织附近的肺泡过度扩张充气或破裂融合
病因
西医病因:由于肺气肿多继发于慢性肺及支气管病变,所以凡能引起肺及支气管炎症、阻塞的病变也都是肺气肿的病因。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等可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腺体肥大分泌亢进,支气管痉挛、狭窄引起气道阻塞等。有调查表明,环境因素、大气污染、吸烟与肺气肿的发病率有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发现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或活性减低与肺气肿的发病有关。α1抗胰蛋白酶是由肝脏合成的可抑制多种蛋白酶活性的一种糖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易发人群
人群:40岁左右即可出现。本病多为慢性不可复性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α1抗胰蛋白酶严重减少的人肺气肿的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的15倍。
症状
症状:本病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慢性肺系疾病,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咯痰,并逐渐出现气急现象,进行性加重,早期气急多表现在活动后,以后发展至走路甚至穿衣、说话时也气急,并有疲乏、纳差、消瘦等全身症状。体征:本病早期体检多无异常发现,严重肺气肿时,胸部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肋间隙饱满,走向水平,呼吸活动减弱;语音传导减弱;叩诊回声增强,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及罗音、还有心音遥远,心率加快,紫绀等。
病理
病理:肺气肿肺大体外观容积增大,可达正常肺的2倍,表面苍白或灰白,弹性回缩力减弱,开胸后仍保持膨胀状态而不萎陷,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大泡。按其病变部位形态结构的不同,慢性肺气肿可分为两型。
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多由炎症造成终未细支气管管腔狭窄阻塞,其远端的Ⅰ级及Ⅱ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发生囊状扩张,因这种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肺小叶的中央区,故名。当受累的肺小叶数增多,肺呈囊泡状,数个囊腔又可融合成较大大泡。镜下可见慢性支气管炎的变化及肺组织的严重破坏全小叶型肺气肿:本型特点是末梢肺组织即肺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