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疥疮(scabies)系疥螨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皮肤病。它可以通过与患者同卧、握手等直接传染。中医以指缝、腕、肘窝、脐周、阴股部等处皮肤发生疮疹,夜间痒甚,可找到疥虫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皮肤疾病。有干、湿、虫、砂、脓疥之分。
疥疮是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常在集体生活中流行。
病因
西医病因:通过接触传染。偶然寄生于动物的疥螨也可传染给人,但病情较轻,而且动物疥螨不能久居人体。
疥螨呈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有足4对,雄虫约0.2mm×0.15mm大小,雌虫较大,约0.3mm×0.4mm。雌虫在皮肤表面与雄虫交配后即选择适当部位钻入皮肤角质层,掘成隧道,在其中排卵。受精卵约经3—4d即孵化为幼虫,从产卵到成虫约需14—17d。雌虫可活2个月,最后死于隧道末端。雄虫在交尾后即死亡。中医病因:本病由于直接接触疥疮患者,或使用病人用过未经消毒的衣服、被席
易发人群
常有接触传染史,多发生于过集体生活的人群,冬季多见。
症状
体征:潜伏期(无症状期)约10~15天。损害好发于皮肤嫩薄与皱折处,如指中蹼、腕屈侧、腋窝、腰腹、股内侧及外生殖器等处,婴儿还可累及头面部。损害多为散在分布的丘疹、水疱、隧道和结节。丘疹呈淡红色,约粟粒大小。水疱由针头至米粒大,较饱满,也可为丘疱疹。隧道为具有特征性的损害,呈浅灰或肤色,微隆起,可笔直、弯曲或呈点状虚线,与皮肤垂直交叉,长数毫米至10余毫米,未端可见水疱或丘疹,为疥虫栖身处。阴茎、包皮、阴囊、大阴唇等处可见豆大呈风团样的红色结节,亦为本病特征
病理
病理:本病的基本损害为小丘疹、水疱及隧道,后者为灰白色或皮肤色微隆起的弯曲线,长约5—15mm,系疥虫在角质层中钻行而成,在指间较易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