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按病找药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西医:各种慢性心肌病损和长期的心室负荷过重(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以致心肌收缩力原发或继发地减弱,使心脏不能搏出与静脉回流及机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供,称为慢性心力衰竭。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几乎都伴有各器官明显阻性充血(淤血)的表现,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多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经历了一个长短不一的代偿过程,当心肌收缩力严重减损,心脏和血循环失去代偿能力时,逐渐出现心输出量减低、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和体循环淤血的症状。

病因

西医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为慢性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扩张型心肌病等。冠心病所致的心肌纤维化,继发于心肌梗死的左心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膨胀瘤,也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除基本病因外,各种诱发因素对于促发或加重慢性心力衰竭,也起一定作用。其中感染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扑动等).可使原有心脏功能不全突然恶化,而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另一些因素,如摄入钠盐偏多、贫血、妊娠等则主要使心力衰竭逐渐加重。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一些临床上不易检出的因素,如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风湿热活动、洋地黄中毒等可使慢性心力衰竭加重,并使之发展为难治性心力衰竭。

易发人群

人群:老年人多见

症状

体征: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常根据心力衰竭开始发生一侧和充血的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1、左心衰竭

(1)症状:

①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症状,为肺淤血和肺顺应性降低而致肺活量减少的结果。呼吸困难最初仅发生在重体力劳动时。休息后自行缓解,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系体力活动使静脉回流增加.肺淤血加重的结果。随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可出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呈哮喘状态,又称心源性哮喘。严重时则可发展成肺水肿(见“急性心力衰竭”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加、膈肌上升、肺活量减少和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心力衰竭严重时,患者即使平卧休息,也感呼吸困难,而被迫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由于坐位时的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转移到身体下垂部位。可减轻肺淤血,且横膈下降又可增加肺活量。晚期,由于心输出量明显降低,脑组织缺血、缺氧、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呈现陈一施呼吸,预后多不佳。

②咳嗽、咳痰和咯血:系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痰常呈白色泡沫样浆液性,有时带血,呈粉红色泡沫痰。

③其他症状:如怠倦、乏力等,为心输出量低下的结果。严重时,由于脑缺氧可出现嗜睡、烦躁,甚至精神错乱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2)体征: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常示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左心室显著扩张时,可发生相对性左房室瓣关闭不全,而出现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底部常可闻及湿啰音。当有继发性支气管痉挛时,尚可伴有哮鸣音或干啰音。少数可产生胸水,以右侧多见。

2、右心衰竭

(1)症状:主要为各脏器慢性持续充血而发生的功能改变。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夜尿。肝区胀痛甚或出现黄疽。

(2)体征:主要为体循环静脉压增高表现,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可出现:

①心率增快,胸骨左缘第三一四肋间(相当于右心室表面)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右心室显著扩大导致右房室瓣相对关闭不全时,可在右房室瓣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增强。

②颈静脉充盈。即在半卧位或坐位,仍可在锁骨上方见到充盈的颈外静脉,为右心衰竭的早期表现。严重右心衰竭静脉压显著升高时,手臂静脉和其他浅表静脉也可见充盈。

③肝脏肿大压痛,肝颈返流征阳性,即压迫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充盈加剧,也是右心衰竭较早期表现,发生于皮下水肿之前。进展快速的右心衰竭,尚可出现黄疽伴转氨酶增高。长期右心衰竭,可导致心源性肝硬化,此时肝脏肿大。质地变硬,压痛和肝颈返流征反不明显,常伴黄疽、腹水及慢性肝功能损害。

④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多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分,起床活动时以脚、踝内侧和胫前较明显。仰卧时则表现为骶部水肿。严重者可发展为全身水肿。

⑤胸水和腹水,以右侧胸水多见,或为双侧胸水。腹水大多发生于晚期。

⑤发绀,见于长期右心衰竭中,为静脉血氧降低所致,属周围型发绀。

⑦晚期病例可有显著营养不良消瘦甚至恶液质。

全心衰竭同时有左侧及右侧心力衰竭的表现。但因右心衰竭时,右心室输出量减少,使左心衰竭所致的肺充血表现有所减轻或不明显。

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血栓形成和栓塞,心原性肝硬化,电解质紊乱

病理

西医病理生理:

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一、心功能代偿期

心脏有很大的储备力,当患病的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减少时,心脏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代偿,使心排血量增加甚至接近正常,此为心功能的代偿期。起代偿作用的途径有:

(一)交感神经兴奋心功能不全开始时,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刺激了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内压力感受器,同时心室舒张末压和血容量的增加刺激心房、大静脉内压力感受器,两者均可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

(二)心室舒张末容量增加由于交感神经兴奋,通过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全身各组织器官内的血管,包括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使血容量重新分布,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应。容量血管收缩使血容量减少,静脉压升高,故回心血量有所增加。此外,肾素一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增加,加强肾脏对钠及水份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及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更为增多。Frank—Starling定律,即心室舒张期未容量在一定范围的增加,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因而心搏血量增加。

(三)心肌肥厚持久的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加重时,可使心肌肥厚,心肌收缩的功能单位一肌节数目增多,因而心肌收缩力加强。

通过以上代偿功能,心排血量增加,尚能适应人体在中等度体力劳动时的组织代谢需要,而不发生瘀血症状,称为心功能代偿期。

二、心功能失代偿期

当心脏病变不断加重,心功能减退超过其代偿功能时,则出现心功能失代偿,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有:

(一)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减低心功不全早期,心率代偿性加快,虽有助于增加心排血量使其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然而,心率加快也增加心肌耗氧量,且冠状动脉供血和心室充盈时间缩短,而使每搏血量下降心排血量反而降低。

(二)水、钠潴溜心排血量的降低,引起血液的重新分配,肾血流量减少。肾血流量的减少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或肾素分泌增加,进而作用于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形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经过肺及肾循环,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管紧张素Ⅱ,后者除有使全身及肾细小动脉痉挛加重肾缺血外,还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更多的醛固酮,使钠潴留增多,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视上核附近的渗透压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静脉及毛细血管充血和压力增高。

(三)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少,心室腔内的残余血容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静脉瘀血和静脉压的增高,当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力增高超过血浆渗透压和组织压力时,毛细血管内液外渗,组织水肿。

推荐用药

参芍片
参芍片
0.3g*12片*3板/盒
¥28.60了解详情
参附强心丸
参附强心丸
3克*10丸/盒
¥25.00了解详情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39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