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征:一、临床表现
(一)寻常型银屑病 1.症状
(1)皮损初起为粟粒至扁豆大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可逐渐扩大或融成钱币或更大淡红色斑块,境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
(2)刮除表面鳞屑后,其下为一层淡红发亮的薄膜,称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可见露珠状散在的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氏现象)。
2.体征:多层银白鳞屑、薄膜现象及AuspitZ现象是典型的临床特征。
3.临床分期
(1)进行期:为急性发作阶段,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邻近皮损常相互融合,炎症加剧,鳞屑增厚,自觉瘙痒。此期如遇外伤,注射等可在损伤处发生皮疹,这种现象称同形反应"(Koebner现象)。
(2)静止期:病情停止发展,无新发疹,处于稳定阶段。
(3)退行期:皮损逐渐消退,红色变淡,鳞屑变薄,直至皮疹完全消退。亦有先由中心消退形成环状者。皮损消退后可遗留色素减退或沉着斑,消退部位一般先自躯干及上肢开始,头部及下肢皮损往往顽固,常有迟迟不能消退的。
4.临床分型
(1)点滴状银屑病:皮疹自针头帽至水滴大小,不增大,多数散在,较多见于儿童,常伴发咽炎或扁桃体炎。
(2)钱币状银屑病:皮疹较大,呈圆形扁平斑片,状如钱币,有倾向融合。
(3)地图状银屑病:皮损继续扩大,相互融合成大片不规则地图状损害。
(4)环状银屑病:皮损中央消退或痊愈,周围增厚,形如环状。
(二)脓疱型银屑病 是指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密集、针头大至粟粒大的元菌脓疱,可分为泛发性及局限性两型。
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少见。发病急剧,有全身不适,弛张性高热及白细胞增多。皮损发生前,局部先有灼热感,继之出现急性炎症性红斑或原有银屑病皮损潮红,出现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黄白色无菌性表浅脓疱,很快扩大融合成大片疱壁灰白色,周围潮红的"脓湖",常侵及广大皮面。数日后脓疱干涸脱屑,其下出现新脓疱。在四肢屈侧、腹股沟、腋窝及其皱襞部,常因摩擦而出现糜烂湿润和结痂。常伴有沟状舌及指(趾)甲损害,甲床可有小脓疱。本型青壮年多见。其发生与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骤然停药或感染、药物刺激等有关。本型常呈周期性发作,预后较差。
2.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多限于掌跖,亦称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损害为对称性红斑,常在大小鱼际或是跖部成批发生多数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的脓疱,基底潮红,疱壁不易破。约1~2周脓胞干涸,结黄褐色痂,痂脱落后可出现小片鳞屑,其下又可出现新脓疮。皮损有瘙痒或疼痛,有时亦可有全身不适或低热。伴有沟状舌或甲损害,身体其它部位可见银屑病皮损。
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泛发性。
(三)关节型银屑病 可分为:
(1)远端性关节灸:以远端指(趾)间关节炎为仅有或特殊的临床表现,关节红肿、畸形,常从足跖开始,以后累及其他关节,常为非对称性,无尺侧偏斜,男性较多见。疼痛较类风湿关节炎为轻,常伴有甲营养不良变化。
(2)毁形性关节炎:多侵犯手足小关节、脊柱和骶髂关节,特征为进行性关节旁侵蚀,以致骨质溶解,但无痛。男女均可受累,病情严重且广泛。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较轻,损害较不村称,脊柱损害多见。血清类风湿性因子阴性。
(3)类风湿性关节炎样关节炎:临床表现酷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然与共不同者,尚可有炎症性远端指间关节病变。红皮病型银屑病可由慢性银屑病发展而成,或较罕见的为其初发表现。常由局部治疗的反应所引起,几乎全身皮肤受累,但常有边界很清楚的小片正常皮肤存在,称为皮岛,可保留银屑病皮损的特征。治疗后常可减轻至原来银屑病状态,预后良好。
(四)红皮病型银屑病
多因银屑病急性期治疗不当发生,如外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长期大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内用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少数可由寻常型银屑病急性期自行演变而成。另外,脓疱型银屑病消退过程中亦可出现红皮病改变,临床表现似红皮病。本型初起在原有银屑病皮损部位出现潮红,迅速扩大,最后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肿胀,炎性浸润明显,表面附有大量麸皮样鳞屑,不断脱落,其间常有岛屿状正常皮肤称为"皮岛",手足常呈套样角质剥脱,甲混浊肥厚脱落。多伴有发热,头痛,白细胞增高,表浅淋巴结肿大等,病情顽固,易复发。
(五)"不稳定"银屑病,可由急性细菌或病毒感染,变态反应,有强烈刺激的外用药物如芥子气、焦油、水杨酸等,及服用抗疟药和皮质激素等诱发。关节病型和全身性脓疱型易转变为本型。原银屑病的损害特征消失,全身皮肤受损,瘙痒较严重。病程漫长或病情剧烈,常复发,预后不良。
(六)儿童及老年银屑病
(1)儿童银屑病:以女孩为多,男女之比为1∶1.3。女性发病较早,这可能与女性发育较早有关。儿童银屑病家族史阳性的比成人高,有遗传因素者发病较早。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成人则以精神因素为主。点滴状损害比成人多见粘膜损害罕见,甲病变以及关节症状也显著减少。初发部位儿童以四肢较多,成人以头皮最多。近期疗效较成人佳。
(2)老年银屑病:男女之比为3.1∶1。鉴于一般人群中,60岁以上者是女性多于男性,说明本病老年男性患者占明显多数。家族史阳性率在老年银屑病为零,成人银屑病为13.8%,儿童银屑病为18.1%。诱发因素中精神因素比青壮年少,可能因老年离退休,来自工作和社会方面的压力和精神负担较少。非寻常型占7.3%,比成人中5.4%为高,在儿童中则仅3.9%。非寻常型中,以红皮病型居多数,而儿童银屑病以脓疱型稍多。皮损形态以斑块状为主,以稀疏散在或局限者居多数。指(趾)甲和粘膜损害显著多于青壮年银屑病,可能系病程较长之故。对治疗的药效反应趋弱,且不良反应较重,故老年银屑病应避免使用毒性大、副作用大的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二、体征 多层银白色鳞屑,发亮的薄膜及点状出血现象是本病的临床特征。可见同形反应,脓疱型可见无菌性脓疱、脓湖;关节型可见关节肿胀、变形;红皮病型可见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多量麸皮样脱屑及皮岛。"
Copyright@2011-2015 药房网(北京京卫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