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病因:
1.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影响血液回流,静脉容易扩张屈曲,所以经常站立或坐位的人容易患痔疮。
2.如果你运动不足,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也会形成习惯性便秘。
3.肛门部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
4.因肝硬变、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等和腹腔内肿瘤、前列腺肥大等疾病都可使腹内压增加而形成痔疮,当然也包括妊娠。
5.还有一些生活习惯问题,比如饮食过饱、常吃精细食品或憋便、蹲厕过久等,都是形成痔疮的原因。
西医病理:
医家们的认识也并不一致,有肛门直肠下部血管性衬垫下移学说、血管增生学说、静脉丛曲张学说、炎变学说、肛门括约肌功能下降及痔静脉泵功能下降学说、遗传因素等学说。现将几种主要学说简述如下:
1.肛门直肠下部血管性衬垫下移学说 认为直肠下端右前、右后及左侧中分三处,有三块增厚的组织。经解剖学证实,衬垫是由直肠静脉丛(窦状静脉)、平滑肌、胶原和弹力结缔组织纤维所组成,为不均匀的网状结构。从大体解剖上看,它是一层厚的粘膜下组织,这种分叶状的肛门衬垫.是使肛管粘膜适应肠腔大小变化的最理想装置,它对协助关闭肛门和维持肛门自制起重要作用。据计,痔切除后,肛门自制功能可能受一定影响。据临床上发现,痔的产生与过度用力排便或不规则的排便习惯有关,特别是当粪便干硬、粗大,排出时推压衬垫向下移位,引起血,如此反复,则形成痔疮。
2.血管增生学说 认为肛管粘膜下层有与勃起组织相似的组织(勃起组织网)增生,它是由肛管直肠下端粘膜下层内的丰富的动、静脉交通支(窦状静脉)联合组成,有勃起的特性。有人认为.窦状静脉管壁胶质纤维多,肌层发育不良,容易淤血,痔就是由这种组织(海绵状组织,或称直肠海绵体)淤血增生所形成。
3.静脉曲张血说 认为痔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不连续的静脉扩张引起静脉脉压增加,加之超限度的腹内压增加和重力作用,从而影响肛门直肠静脉回流;或因排便时使静脉壁反复受到损伤,而形成痔疮。以上关于痔的几种学说,有的是设想,有的虽然作了些解剖和组织学的观察,但还未得到普遍证实,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因此痔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的结果。痔不仅是局部静脉曲张的结果,而且肛管局部的动、静脉,结缔组织和肌肉都参与了病变。尤其是以血管及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的变化最为重要。因此,仅从痔区的血管结构或分布方面探寻痔的病因是远远不够的。
Copyright@2011-2015 药房网(北京京卫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