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营养意识的升级,公众的零食消费也在全面更新。零食是女孩的专利,但零食选错了也会毁坏你的身材和健康。上班族手边常见的高热量、高脂肪零食逐渐被贴着“天然、营养、富含膳食纤维”标签的新世代零食取代,糙米卷、能量棒、营养棒这类号称富含杂粮营养、膳食纤维丰富、低脂又具有高饱腹感的零食成为白领们的新宠。
营养棒多打“纤体”、“低卡”牌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棒”类零食主要包括维维嚼益嚼水果大豆营养棒、北田糙米卷和北田能量99棒。在维维嚼益嚼的官方介绍中,一支27g的营养棒中宣称富含35颗大豆的完整营养。而对于追求瘦身的女性来说,“少胆固醇、美容养颜、增加饱足感、低GI、低卡路里、健康轻盈”等宣传字眼显得极具诱惑力。“每支维维嚼益嚼的热量只有130卡路里”显然是这款营养棒最大的卖点。130卡路里是什么概念?如果根据维维嚼益嚼网站上的介绍,相当于1/3个甜甜圈、1/5杯摩卡咖啡或1/2支雪糕的热量。北田糙米卷和能量99棒则分别主打的是粗粮和天然谷物概念,宣称的也是健康营养、低热量、能量久久等。这些产品或多或少迎合了人们“想吃又怕胖”的心理,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上都排在畅销零食行列,在一家知名电子商务网站上,这类零食还被归入了“养生零食”之列。
分级选零食 好吃也不胖
第一级 “优选级”:苹果、香蕉、猕猴桃、坚果类、酸奶食品。这些水果里的许多成分对维持体内的代谢,心血管系统,抗氧化防衰老有作用。
第二级 “条件级”:包括鱼片、水果干、海苔、威化饼干、巧克力、全麦饼干。吃这些零食的时候是要考虑“条件”的。如果你已经体重超标,那么一定要适量选择“条件级”零食,可以补充一些营养,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量的问题。
第三级 “限制级”:包括果脯、糖果、膨化食品、曲奇、腌制食品。这些食品偶尔尝试可以,多吃无益。
营养棒脂肪过高
“维维嚼益嚼水果大豆营养棒脂肪含量比较高,达到20%。相对其他零食,它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看起来虽然不算非常糟糕,但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白砂糖和麦芽糊精,接近一半了。北田糙米卷的脂肪含量占到了43.5%,其中饱和脂肪接近20%,实在是太高了。北田能量99棒和糙米卷差不多。;黄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因此黄油的热量较高,而且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黄油被认定为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的食品之一。对于想要保持身材的MM和高血脂患者,黄油还是少吃为妙;白砂糖和麦芽糊精都是没有多大营养价值的碳水化合物,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调剂口感和提供能量。如果在大吃营养棒的同时,三餐依然照吃不误,也不注意控制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很容易让一天摄入的热量超标。
学会看营养标签 聪明选零食
确认“一包”还是“一份” :营养标签上一般是对单位重量的食品营养含量进行标注,如“每30克”,有时也以“每支”、“每份”作为单位标注,此时要看清单位重量的具体数值。需要注意的是,“一份”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是相对于整袋零食而言的,不要“小看”这些标注,当你吃下一整袋零食,所摄入的热量将是营养标签上的几倍。
看食品配料顺序 :我国卫生部要求,食品企业应按照食品配料加入的质量或重量按递减顺序排列,越是排在前面的配料量越多。如果配料中白砂糖、黄油、淀粉排在前三位,这样的零食最好不要购买。此外,配料中有麦芽糊精、淀粉糊精、糖精、玉米糖浆等成分也要尽量避免购买。
挑钠含量低的 :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血压升高。但大部分人在挑选零食特别是甜食的时候,不太注意钠的含量。一些在口感上完全感受不到咸味的零食如话梅、陈皮等其实都是含钠大户,阅读标签要留意钠的含量。
不买含反式脂肪的:营养标签上通常列出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两类。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人们患心血管病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反式脂肪含量标注“0”的食品可以放心购买,反之则不要购买,这种人造脂肪非常不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