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最新动态 > 新知
脑力工作者易患“过劳肥” 日常生活应多加运动
  • 2013-03-27 11:03:58
  • 出处:新华网
  • 标签:脑力,劳动,过劳肥
导语:脑力劳累更容易发胖,秘密就在于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甜口味”的特殊偏好。

    最近,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过劳肥。它颠覆了人们认为越忙越累,人越瘦的既往观念,提出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凌晨才睡觉等原因,工作越繁忙的人反而越容易发胖。其中,IT从业者、记者等白领人群都是最容易患上过劳肥的人。我们都知道,体力劳动消耗的是脂肪,脑力劳动消耗的是葡萄糖。脑力工作者更易患过劳肥日常生活应多加运动

  脑力劳累更容易发胖,秘密就在于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甜口味的特殊偏好。大脑和神经系统极度偏爱葡萄糖,依靠它来供应能量,而不喜欢使用脂肪作为能源。一旦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大脑就会工作效率低下,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昏昏欲睡。葡萄糖供应严重不足时,大脑就要闹罢工,人会感觉眼前发黑、意识模糊,甚至发生低血糖昏迷。

  当我们进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时,大脑要求供应葡萄糖,此时血糖就必须供应得上。而血糖被大脑使用而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人就会感到饥饿来袭,食欲上升。这也正是为何用脑强度大的时候,人会更容易饿,更想多吃淀粉类食物或甜食的缘故。人听从大脑的指引,摄入过多的精白细软的淀粉类食物以及各种甜食点心,血糖快速上升,过高的血糖又迫使大批胰岛素出动,胰岛素本应把很大一部分血糖赶进肌肉细胞,存成肌糖原或通过运动消耗掉。但是,很多脑力劳动者由于肌肉本就不太发达,运动量又过少,肌肉接纳葡萄糖的能力实在有限,于是一部分血糖就只能被用来合成脂肪,变成身上的肥肉。

  脑力劳动者要想这种远离动脑多、动腿少的肥胖,其实并不太难;要打破运动少的错误生活习惯,每天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运动。运动过后,全身血液循环畅通,大脑供血供氧也充足,餐后困倦等问题就能一扫而光,工作、学习效率自然更好;避免餐后血糖的快速上升,让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当中。办法之一就是吃消化速度慢、血糖反应低的食物,比如用全谷、豆类代替精米白面,搭配数量充足的蔬菜和少量肉蛋奶。也可以采取一日多餐的方法,三餐减少主食摄入,餐后两小时来点水果或酸奶作加餐,让血糖波动更加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