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要闻 > 资讯
35岁医生连续工作48小时猝死医生也需劳逸结合
  • 2013-03-22 11:03:10
  • 出处:新安晚报
  • 标签:医生,猝死,领导,过劳死
导语:医生,猝死,领导,过劳死

    再过21天,王姚斐就要过35周岁的生日。这位有着博士学历的优秀医生,在省立医院辛勤工作了一年多之后,人生戛然而止。1114日,王姚斐被发现猝死在家里。医院骨科主任尚希福沉重地说,王姚斐是累死的:他是一个优秀的医生。他完成的这么多工作,一般人是做不到的。2004年,王姚斐从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芜湖一家三甲医院工作了4年,2008年,他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攻读骨科学博士,去年7月,他被以优秀人才身份进入省立医院骨科工作,主治骨瘤,医治了很多患者。

  这一天,离他35岁生日还剩整整一个月。昨日,记者看到了医院开的死亡通知,死因一栏写着6个字:呼吸心跳骤停。20121114日,安徽省立医院骨科医生王姚斐猝死在家中,医院开的死亡通知上死因一栏赫然写着6个字:呼吸心跳骤停。医院骨科主任尚希福沉重地说:他是长期过度疲劳致死的,说白了就是累死的。他是一个优秀的医生。他完成的这么多工作,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这一觉他再没醒来

  1114日上午8:3063岁的合肥市民王祚宏与老伴在家闲聊,突然电话响起。你们快过来一下,姚斐生病了。电话那头是亲家,她与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一个小区,说话语气很急促。撂下电话,王祚宏心里咯噔了一下,觉得不对劲:他的儿子王姚斐身高18,能一口气做80个俯卧撑,从来没生过病,怎么会突然病倒?王祚宏与老伴立即打车赶往黄山路儿子家,还没到,亲家又来电话说,姚斐已经在医院了。他们又连忙赶到医院。

  一到医院我们就傻了,儿子被送进抢救室,医生说人送来时就没了心跳和呼吸。王祚宏说,到了中午12点,医生从手术室出来摇摇头说:人已经去世了。王祚宏几乎一下子怔住了,眼泪都流不出来。他无法相信身体倍儿棒的儿子怎么就突然撒手人寰了。儿媳向王祚宏夫妇回忆说:1113日晚上8点多,丈夫从医院下班回家,陪3岁的儿子玩了一会,就跟往常一样进书房开始工作,后来,她带着3岁的儿子在儿童房休息,第二天早上7点多,她起床准备去上班,却看到丈夫的鞋子、包都在家里。他每天6点多就出门了,怎么今天还没走?”她上卧室瞧了瞧,发现丈夫躺在床上,上前一摸,竟然没有了呼吸与心跳。

  一个还有21天就要过35岁生日的男子,一位有着博士学历的优秀医生,一个医院重点培养的领军人物,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因为过度疲劳而逝去,可惜可叹!王姚斐的逝去,不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恸,也是安徽省立医院人才的巨大损失,更令那些需要治疗的病者悲伤不已。他的逝去,不由让人们更加地关注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曾连续工作48小时

  他去世之后,还有很多不知情的患者给他发短信关心他:王博士,最近怎么没到医院来?”“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快的事情了,可以跟我说说吗?每每看到儿子手机的这些信息,王祚宏总是落泪。来自淮南的丁女士患有骨瘤,王姚斐是她的主治医生。我得了这么重的病,他不仅给我动了手术,还经常宽慰我,鼓励我战胜疾病。丁女士在发给王祚宏的短信中说,他这一走,我觉得我的精神支柱倒了。

  62岁的母亲姚能香老泪纵横,她一个劲地埋怨自己。那天下午5点多,他还来找我,说是刚从省立医院南区当班结束,还要去本部跟同事商量病人的治疗,很快就走了。姚能香说,儿子工作忙,一般一个月才能看他们一次,每次很快就走了,但她很早就知道儿子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写论文、搞科研、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等。她也劝过儿子,但儿子总说是工作没办法。前不久,为了迎接医院评审,儿子准备材料,连续工作了48个小时。他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来上班,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算是铁打的也撑不住啊!”姚能香泣不成声,儿子去世后,她收拾东西找到了儿子那两份科研项目的审批报告,她把两本报告抱在胸前哭着说,儿子不在了,再优秀又有什么用啊。

  35岁的王姚斐,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来上班,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平时在家加班加点做科研与写论文,生前为了迎接医院评审,准备材料,曾连续工作了48个小时。面对这样一名敬职爱岗的优秀医生,我们对他有的只是敬佩、感动与悲伤。

  然而,不管是医生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首先他都是人,是人他都需要休息,需要劳逸结合,正如王姚斐的母亲所说就算是铁打的也撑不住啊。王姚斐自工作以来,先后申请主持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个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了3篇论文,看得出他是一个胸有抱负的医生,可是这么一走,壮志未酬,留下太多的遗憾。假如他还活着,相信他还能给更多的人生活的希望;假如他还活着,相信他还能给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假如他还活着,相信他还能更大地施展自己满怀的才华;假如……只是这一切都是假如,而这一切的假如只能成为一种遗憾与感慨。

  领导说他是累死的

  昨日,记者采访了他的同事与领导。省立医院骨科的赵医生向记者描述了王姚斐生前几天的工作状态。那几天看得出来他确实累。赵医生说,在出事前的两天,王姚斐在医院急救中心值了24小时的班,后来又到病房正常上班,出事前一天中午,他与赵医生一起做了一台手术,下午1:50,因为赶去南区门诊值班,他提前离开了手术室。5点多门诊结束后,他没有下班回家,又返回本部,与领导一起商量第二天的一台手术,直到晚上7:30才离开医院。

  王姚斐的一位同事通过短信向王祚宏道出了他们的辛苦。值班急诊时,最多一天要接待40位病人,大部分都是要打石膏清创的。这位同事说,吃个饭也要断断续续地吃上一两个小时,忙得时候一夜都不能睡,但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他是一个优秀的医生,在骨瘤治疗方面很有造诣,也是医院重点培养的领军人物,他这一走,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昨日,省立医院骨科主任尚希福对王姚斐的去世表示了极大的遗憾,他说,王姚斐工作一年多以来,先后申请主持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个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了3篇论文,这是一般医生根本就做不到的。

  据尚希福介绍,王姚斐的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急诊值班、门诊值班、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正常在医院的上班时间,他根本做不了科研与写论文,这些都是靠他在家完成。但是他从来不说累,总是按时上班。尚希福说,王姚斐所承受的累与压力其实普遍存在于医生身上,我们要做这么多工作,经常连双休日都没有,另外,病人对我们期待也很高,有时候还要承受病人或社会的误解。他是长期过度疲劳致死的,说白了就是累死的。说到这,尚希福的眼圈不禁红了。

  过度疲劳猝死,近年来发生了很多类似的事件,发生在不同的岗位上,2012718日,年仅24岁的淘宝女店主因连续通宵熬夜,在睡梦中去世;浙江电台女主播郭梦秋因为工作繁忙,也仗着自己年轻对于病状不在意,于2012731日晚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经急送新华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5……一系列因过度疲劳猝死事件让我们看到对于生命透支的悲剧。此次王姚斐医生的猝死,也给我们一线的医护人员敲响了一记生命的警钟,笔者希望我们医护人员在辛勤医治他人的时候也要懂得自医,懂得劳逸结合,懂得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因为只有活着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才能给予病人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