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猝死离世、广州马拉松选手突发猝死,接二连三的猝死事件让我们对猝死更加关注,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 血管病等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在中国每年大约有50万人猝死,其中70%是心源性猝死,但是老百姓掌握急救知识的人数少得可怜。
意外猝死超过八成是在医院外,此时没有医务人员在身边,所以心肺复苏的普及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心脏骤停病人的第一目击人能够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心肺复苏措 施,猝死也许可以避免。在我国发生突然晕掉或者心脏停跳之后,人们往往是打120急救,然后就等着救护车来,但是救护车要到来往往要5到10分钟,而心脏 停止跳动6分钟后就无法挽回生命了。
单纯胸外按压救治成功率可提高3倍
心肺复苏有个“黄金六分钟”,意思是如果大脑停止血流供应6分钟的话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6分钟以后再供血也不可能恢复了。而这6分钟内急救 的医护人员往往还没有赶到,所以就要依靠病人身边的家人等采取有效的心肺复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詹红教授介绍,看到有人倒下去,首先蹲下来,用 双手拍打他的双肩,并呼唤他,看有无反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有无鼻息等,如果没有了,就要立即面部朝上平躺,开始快速按压急救,每分钟按 110-120次。
在心脏骤停猝死发生后,立即单纯采取每分钟110-120次的胸外按压,比原来的救治方法(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救治成功率可提高3倍。
单纯胸外按压救治成功率更高,同时更容易掌握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疗中心急诊科教授,美国心脏协会(AHA)资深顾问Ahamed H.Idris指出,80%的心脏骤停是发生在家里医院外,急救需要依靠家人、朋友,单纯胸外按压救治成功率更高,同时更容易掌握,一般人只要几分钟就能 学会,如果采用传统的急救方法(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很多第一目击者对A-B步骤不熟悉,从而浪费宝贵的救治时间。
中国猝死救治率仅仅有5%
将急救知识纳入中学或者大学教育
中国猝死救治率不到5%,究其原因就在于公众急救知识的缺乏。廖晓星教授建议,政府应该有责任为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并建议将急救知识纳入中学或者大学教育。
美国心猝死抢救成功率近30%
广泛普及“傻瓜除颤器”也是关键
据悉,美国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近30%,而我国则不到5%。究其根源,除了急救手段单一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公共场所缺乏必要设备急救配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美国大城市人口密集度高的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学校、电影院等,AED随处可见。而我国,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场所和设施中,很少能看到公众除颤术必需的除颤器。即便配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场所,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引导,很多最终也沦为摆设。
廖晓星介绍说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缩写AED)就是“傻瓜除颤器”,与“傻瓜相机”异曲同工,其最大特点是无须使用者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能 力,只要根据录音指示,接通电源,按动放电按钮,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除颤。从某种程度意义上说,学用AED比学心肺复苏更为简单。
对于突发心脏病的人来说,即便再便捷的交通,也无法在3分钟内赶到医院。AED的出现,解决了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心脏病突发者进行有效治疗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