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要闻 > 资讯
体质弱“三高”年轻人增多极限运动易猝死
  • 2013-03-22 11:03:53
  • 出处:新快报
  • 标签:体质,三高,年轻人,极限运动,猝死
导语:肥胖、血脂高、高血压疾病都出现年轻化趋势,免疫力低下、肿瘤病人明显低龄化。

     日前,参加广州马拉松10公里赛一名21岁选手猝死、一名年轻选手倒地抢救后可能变植物人的运动意外,令人唏嘘。而在本次马拉松赛的两万名参赛者中,有1517人次出现了头晕、不适、抽筋、扭伤摔伤等现象,多数为20-35岁的青壮年。无独有偶,近日以来,相继有多所高校在运动会上取消了长跑项目,以防发生危险。70%-80%的运动猝死是心源性的,15%属于脑源性的,15%找不到任何原因。猝死者中,男性明显比女性多;年龄呈两头分布,30岁以下、50岁以上比较多。在中国,运动猝死平均年龄基本在33岁左右,运动猝死高峰年龄更小。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体质持续下降引起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个焦点,就是耐力大不如前。耐力,就是长时间持续运动的能力。这一代年轻人从小参与的体力劳动少,也很少进行类似长跑、长距离游泳等有氧耐力训练项目,自然运动耐力差。2010年一份广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5000多名中小学生中,有27.7%的学生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半小时,不到两成学生能达到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大大低于教育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年轻人力量、耐力大不如前

  这些年来,年轻人的身体素质一直在走下坡路,特别是学生。从2000年至今,20-30岁的广州成年人的上肢力量、肌肉耐力一直呈下降趋势,而肥胖指数却不断上升。2011年广州成年男性超重的人数达42.1%,成年女性达15.6%;成年男性腰臀比超标率达34.9%,成年女性达18.3%,这部分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应增加;由于运动量少,41.9%的广州成年人骨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加大;20%的广州成年人肺通气功能、肺活力下降,发生运动猝死的风险相应增加。

  体质弱三高年轻人逐年增多

  近些年来,肥胖、血脂高、高血压疾病都出现年轻化趋势,免疫力低下、肿瘤病人明显低龄化。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内科、心内科主任程康林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30岁以下来医院体检的人中,100人中17-18人血脂偏高、体重超标。患有脂肪肝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管看起来胖不胖,都发现脂肪有沉积。当医生指出他们有血脂高、脂肪肝时,他们一开始都会很紧张,也会进行一些健身锻炼。不过,很多人怕辛苦,不会持之以恒运动减肥,结果身体还是一直肥胖。

  平时久坐不动、应酬多喝酒多的白领群体,高血压发生率增长明显。普遍人50岁才会出现高血压,但该类人群到了40岁就要提高警惕。而且,由于血压高、身体肥胖、血脂超标的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问题,种种迹象会影响心脏功能,年轻人患冠心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很多上班族不愿意锻炼,总觉得体育活动会让身体更累,会很花时间。

  运动猝死随时都可能发生

  有症状、没有症状的运动员或普通市民,在运动或运动后24小时内突然死亡,就是运动猝死。运动项目的强度跟猝死的发生没有很必然联系。像慢跑等小运动量的运动项目,也能见到运动性猝死事件的发生。就在马拉松赛事前,白云区某小学一个12岁女孩,下午体育课跑步时不舒服,坐在地上休息了一下又继续跑,跑到800米终点时,竟倒下死了。程康林表示,运动意外一直时有发生,但总体不是太多。美国报告每年运动猝死发生率为十万分之零点四,芬兰为每年十万分之零点三,英国(男士兵)为每年十万分之三点五。

  别把运动当发泄 极限运动不是谁都合适

  一些年轻人喜欢挑战极限运动,把突破极限作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乐事。认为别人做不到我做到,说明我比别人厉害。”“克服高峰的心理,有一定正面作用,但并不是谁都适合挑战极限。极限运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断挑战自己极限的运动,这是广义的极限运动。比如说跑100米,你跑了10秒,又想着跑9秒、9秒以下,这本身也是一种极限运动。另一种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它包括滑板、攀岩、蹦极、摩托艇、冲浪、马拉松等。

  对于那些从事极限运动的人,一般要求身体机能中等偏上。另外,心态比较平和,不是特别偏激的人,才比较合适。实在做不了而硬要去做,只能导致不良后果.现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将来体质可能更差。雷桂成指出,幼儿期是人体肢体运动功能发育的最好时期,但现在很多家长喜欢把婴幼儿放在推车中推行,很少让他们下来活动,部分老人家怕追不上小孩,甚至画个圈,把孩子在身边不让多动,这对孩子的运动功能发育很不利。小时候就养成懒动的习惯,长大了体质好不到哪儿去。

  青春期的身体底子已经没有打好,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原来的体力社会变成脑力社会,家务家电化,工作电脑化,出门车载机械化。人的身体是用进废退的,即使是身体素质基础本来还不错的人,长时间不运动,身体素质也会降下去。有的年轻人,心跳频率达一分钟180次,那是他最大的心脏负荷。你非要让他超过180次,到200次,可以吗?可以,但你要让他长时间在这种状态下,对心脏可能会产生机能病变,以及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有的人的心脏本来就弱,满足不了运动的需要,你非得要去激发,把自己的极限给突破了,那时你的人生真就到了极限了。不同的人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比如在蹦极中就有规定:癫痫病、精神病、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近期骨折等疾病患者以及孕妇、醉酒者不能蹦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