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脑白金、深海鱼油、银杏到多种维生素普遍来到中国市场,在市场中也是普遍热销。同样品牌同样规格的深海鱼油在当地售价低廉,折合人民币不过几十元,价位和普通维生素、普通鱼肝油等产品差不多。在当地人眼中,这些鱼油根本不是什么“贵族保健品”,而只是极普通的营养补充剂。大部分消费者对深海鱼油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是深海鱼油所谓的功效。记者看到某品牌深海鱼油的宣传资料上赫然写着:“深海鱼油含有脂肪酸,即众所周知的EPA和DHA。”深海鱼油受到中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说明书暴露秘密
普通消费者并不是看不出深海鱼油里的秘密。北京消费者徐女士是“海龟”人士,在美国,徐曾买过两箱美国某公司出品的原装深海鱼油;回北京后,徐在北京又买了一箱同样品牌的深海鱼油,却在不经意中发现,中、英文说明书内容相差很大。徐女士气愤地说,中文说明书简直就是无中生有、神乎其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市场上售卖的深海鱼油都属于保健品而非药品,所以,功效宣传受法规限制。 细心消费者通过对服用的深海鱼油中英文说明书对比发现,中文说明书除了多出功效宣传以外,还多出了三个字:遵医嘱。他表示,这简单的三个字其实就是为了把人误导到“这是药品”的框框里。另外,中文说明书还“故意”漏了一句话:daily value not established,意为“每日剂量没有规定”。
根据徐女士比较的结果,该品牌的深海鱼油其中文说明书与英文说明书比较,整整多出这么一段话:“深海鱼油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功能,可以预防血液凝固及血栓形成,缓和中风,减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疲劳。老人服用本品可以减少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这样一段说明意味着深海鱼油有治病功能。
多吃反而可能有害
“我不建议前来咨询营养的人们食用深海鱼油。”卞华伟表示,不排除深海鱼油有保健作用,但多吃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深海鱼油实际上就是一种脂肪,单纯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每种脂肪单一使用都有所谓的不良反应,所以,从营养学角度,医生从来不建议人们只服用一种脂肪,而是建议摄入各类脂肪。对于那些饮食中偏向不饱和脂肪酸摄入的人士,比如一些素食主义者,营养学则认为他们应该通过适当服用维生素E或维生素C来防止副作用。把深海鱼油当做正常饮食外的保健品服用,无疑增加了人们饮食中的热量摄入,也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保健品面孔出现的深海鱼油,其成分既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验证,也没有和一般食物一样,有长时间服用史可以证明安全,其效果和毒性情况,单凭商家说法,并不是十分可信的。
营养专家指出,不排除深海鱼油有保健作用,但多吃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因为深海鱼油实际上就是一种脂肪——单纯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普通的植物性食用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粟米油内都含有相当于深海鱼油的营养物质。每种脂肪单一使用都有所谓的不良反应,所以,从营养学角度,医生从来不建议人们只食用一种脂肪,而是建议摄入各类脂肪。此外,要注意深海鱼油成分化学结构中的烯键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致使它的可储藏性低,空气、光照射都有可能导致其氧化分解。
深海鱼油能“软化血管”吗?
深海鱼油的确有其独特含量,即所谓DHA和EPA。不过,现有保健品深海鱼油能否为人体提供这些营养成分很值得探讨,花大价钱买鱼油不如直接吃鱼。深海鱼由于它所含成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些特殊营养功能。单就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来说,深海鱼的确高于淡水鱼,深海鱼油的确有其独特成分,如DHA和EPA。
EPA的主要作用是,轻度降低甘油三酯,稍微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无影响,故其制剂主要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预防血管疾病。而DHA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对活化衰弱的视网膜细胞有帮助,从而起到补脑健脑以及提高视力的作用。此外,DHA还是母乳中必要成分,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深海鱼油适用病症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脑血管障碍、心肌梗塞、动脉硬化、青光眼、白内障等。
由于EPA的作用,深海鱼油被形象地称为“血管的清道夫”、“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这或许不假,但如说其可以“软化血管”,则有点过分。深海鱼油常见的副作用为鱼腥味所致的恶心,一般难以长期坚持服用,服药后约有2%~3%的病人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消化不良、腹胀、便秘,少数病例出现转氨酶或肌酸激酶轻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