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求医问药 > 健康指南
涂抹药膏的频率不用太高 按摩有利于吸收
  • 2013-03-21 16:03:07
  • 出处:南健时报
  • 标签:药膏,涂抹,频率,按摩,吸收
导语:皮肤病外用药常会把药物的主要成分混合在凡士林、羊毛脂等基质里,让皮肤缓缓地吸收药物。

    一支药膏四五天就用完了,这包装也太小了。桂林市民王女士一到冬天手脚就会干裂、瘙痒、脱屑,她经常会擦一些尿素软膏之类的外用药。不过,皮肤的灾情虽然减轻了许多,但由于王女士每次都涂抹厚厚一层药,一年下来得用上十几支药膏。

  秋冬季节是各种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再加上有些人习惯用碱性较大的洗涤用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性保护膜,导致很多人深受皮肤干裂、瘙痒的困扰。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邓翠荣表示,一些外用药虽有助于皮肤保持水分,但使用时要注意细节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同时还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涂药不能贪多。针对一些人涂得多,见效快的想法,皮肤病外用药常会把药物的主要成分混合在凡士林、羊毛脂等基质里,让皮肤缓缓地吸收药物。如果患处皮肤透入性正常,药膏涂抹太多并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药物的吸收量;如果表皮有损伤或患有湿疹等疾病时,则会大量增加药物的吸收,不利于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控制。

  研究显示,湿疹皮肤的透入性比正常皮肤大810倍。尤其是用氢化可的松等激素类乳膏时,过多的激素进入人体,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涂药应做足功夫。通常的做法是,涂抹药膏前,先用温水把双手和患处洗净,等皮肤半干后,再将药膏轻轻地均匀抹在患处,使药膏在患处形成薄薄的一层药物膜,再按摩12分钟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涂抹外用药的频率不用太高。皮肤外用乳膏通常每天涂抹两次就能保持一天的药效,不必额外增加用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