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手机依赖症的四大危害
  • 2013-03-26 17:03:10
  • 出处:家庭医生在线
  • 标签:手机,依赖,危害
导语:“手机依赖症”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症状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

    最近,手机依赖症的话题再次引发了社会热议。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 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有网友开玩笑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睡觉前在床上你会做什么?是窝在被窝里在微博上刷屏,还是瞅两眼流行的视频,或是在手机上点击着微信?在一个个不眠之夜,越来越多的人在临睡前拿起手机做这些事情。

  睡觉前玩手机人

  看电子书、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购物……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功能,让人们和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同时也埋下隐患――一不小心就会被手机奴役,患上手机依赖症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最近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里提到,6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睡觉前玩手机,主要在浏览网页、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使用社交网站等。另外人们最常在上下班途中玩手机,这个比例高达75%

  易发于白领人群

  “‘手机依赖症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症状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 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白领人群。宜宾肛泰肛肠医院副主任医师吕宝才表示,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 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相关症状。一旦没有人发短信或者打电话来,心里就会感觉很失落,产生自我挫败感。

  吕宝才说,还有一部分比较活泼开朗的人,纯粹的属于是爱玩族,喜欢在网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具有手机依赖症

  手机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好玩,它开始占据甚至侵入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手机依赖症的一员,要是哪一天你要是叫他不玩手机了,就是一种要死要活,没有精神乐趣的萎靡状态。

  文科女生依赖手机严重

  女生更易于接受时尚的事物,特别是随着手机上网功能越来越强大,一些女大学生手机达人整日用手机登录QQ和个人空间,玩种菜偷菜等游 戏,文科生由于课程压力比较轻,加上擅长社交,所以一些人晚上更喜欢用手机狂煲电话粥。与此相对,理工科的男生由于课程众多,专业的限制,对新鲜的事 物的敏感度不太高,加上其严谨、务实等原因,通常对用手机这种工具的依赖症比较小。

  我现在菜龄8个月了,用手机偷菜就是很方便,我会在手机上设定闹铃,有时候到半夜设闹钟起床收自己菜或偷别人家菜。大二的罗同学说,总感觉偷菜的时候是极其高兴和激动,当然也会因为自己的菜被偷,而心情沮丧,反正用手机偷菜的游戏已经成她的一种精神寄托。

  危害:

  影响新陈代谢

  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聊天、手机QQ等网络活动,打乱 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 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容易忽略疲劳感

  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社交受到严重影响

  吕宝才指出,如果一味依赖手机,深受手机影响的话,会给我们很多人的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朋友们在一起,全都低头不语,手机成精神寄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自己在无形之中建造了一座心墙,这座无形的心墙,往往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

  削减思考的能力

  吕宝才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 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 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怎样摆脱手机依赖症

  和其他类型的上瘾相比,手机上瘾的纠正更为容易些,人是否被手机奴役,关键在于自控能力的强弱决定。

  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家长应该加强监管。吕宝才表示,对于初中以下的孩子,家长最好不要给其配备手机;如果给孩子配了手机,应该严格控制其手机上网流量,并约法三章,如上课时间不许玩手机等。

  吕宝才建议说,由于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家长们最好不要给孩子买功能太多的手机,最好的就是那种只能简单的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手机,这样可以人为地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

  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对于成年人,吕宝才建议大家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很多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玩,其实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车外,放松一下身心。

  吕宝才表示,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在于找到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要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 流,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 生活和工作。

  试着不带充电器

  你可以尝试不带充电器,逼着自己减少手机上网(这个很耗电)的时间,这个办法很有效。换一个非智能手机,功能单一、无复杂操作……对手机依赖的毛病或许慢慢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