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这一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其病因可能并不仅仅局限在眼部,颅脑压力的改变可能也是导致青光眼的重要原因。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眼内压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
眼压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存在颅内压偏低的现象后,再次通过核磁共振显像的方法证实:眼压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其视神经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宽度减低。眼内压与颅内压之间的压力差值增大可能是导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解释了目前困扰眼科临床专家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高眼压症的问题以及青光眼治疗效果等方面的难题,同时也极大地挑战了既往人们对于青光眼的传统认识。
青光眼的症状是由于眼压升高、视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如闭角性青光眼发作前常有生气、劳累等诱因,引起眼压急骤升高,出现虹视、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眼充血和流泪等症状。早期轻微的发作,到明亮处引起缩瞳,即可自行缓解。而开角性青光眼的自觉症状一般轻微,有时完全没有症状。眼压升高极为缓慢,即便眼压升高,也无角膜水肿和疼痛,但视力逐渐下降,常常发生视神经的损害。
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和不适的感觉,患者往往不意识自己已经患了青光眼。也有的会出现视疲劳,眼胀头痛,晚间看灯光周转有彩虹式的光圈,视物模糊,经过休息,症状可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