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今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超九成是通过性途径染病的。为此,北京市将把“艾滋病和性病检测”纳入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这是北京市防艾“十二五”工作目标中提出的要求。100%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都要主动为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就诊者提供必要的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咨询服务,70%以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检测。
艾滋感染者陆续入发病期
根据北京市对“防艾”形势的研判,虽然北京艾滋病疫情上升势头有所减缓,但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目前部分感染者和病人未被发现,且梅毒等性病疫情上升,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广泛持续存在。另外,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造成病人数有所上升。此外,北京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存在较大困难。
区县防艾“一把手”负责
行动计划明确,各区县政府将成为行政区域内防治艾滋病的“总负责”,并须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按照要求,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都要学习、掌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政策。各相关部门还有望根据需要,设立兼职人员负责艾滋病的防治。每年,北京市将会进行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区县,将会追究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此外,北京还将进一步完善与艾滋病综合防治相关的法规和配套政策。
1 重点场所服务员检性病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北京市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超过九成经性途径染病。
为此,在防艾“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北京市将会以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为重点。其中明确,要将艾滋病和性病检测纳入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
对于检出的艾滋病病人、性病患者,将会及时获得治疗服务。
2 艾滋儿童将补助生活费
根据行动计划,今后北京市还将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救治的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其中,市民政、红十字等部门将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救助工作及晚期病人的友情支持和临终关怀,将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艾滋病致孤儿童全部纳入孤儿保障制度。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或患儿,适当补助基本生活费。
3 戒毒药维持治疗入社区
今后,北京还将注重开展对吸毒人群的综合干预,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等几种措施之间的衔接机制。
北京已开设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今后,将依此建立“延伸服务点”,提高服务可及性。据悉,将探索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场所内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并做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后向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的转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