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求医问药 > 疾病
尿毒症病人因经济条件差听信“民间偏方”险丧命
  • 2013-03-21 16:03:48
  • 出处:中新网
  • 标签:尿毒症,经济条件,偏方
导语:偏方,即单方验方。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

    民间偏方由来已久,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很多是民间医家和老百姓经过临床实践总结流传下来的,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人们熟悉的偏方是可靠的,但是有些难免掺杂水分或有夸大不实以致贻害性命。偏方,即单方验方。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数千年来,在我国民间流传着非常丰富、简单而又疗效神奇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秘方、验方,方书著作浩如烟海。偏和正相对,偏方一般没有被正式的药物或医学典籍收载,但有时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偏方中可能蕴含着现在医学所不能认识到的作用机理。

  民间偏方至今还存在很多人们未知的内容,从张悟本曾经的辉煌李一道长事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民间偏方的认知错位。人们对偏方无所顾忌的使用,是患者对偏方认知错位、医疗费用及经济能力限制、游医暴利驱使、医疗利益群体推波助澜等多方博弈的结果。正确认识偏方利弊,通过正规中医医疗途径获取治疗,可避免偏方贻害。

  前日,上午9时,在中大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的重症医学科,34岁的孔华见到一群医生站在她的面前,一脸茫然,全然不知医生刚刚将她从死神手中抢了过来。据亲属介绍,两年前,孔华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误听游医谎言,十天前她开始只吃中药,不料前天晚上,她突然晕倒抽搐不停,生命危在旦夕,送到医院后不久即出现心跳停止,医生连续抢救5小时方救回一命。

  巧的是,就在827日,有媒体报道,湖南龙山县一名初中生小磊被毒蛇咬伤,因迷信偏方延误治疗,最后导致截肢。早点到医院来就好了,我儿的腿就能保住了……”他的家人懊悔不已。同样,还记得羊城晚报记者曾经报道过的引起社会轰动的小新娣吗?当年两岁幼女双手烫伤后,也是被游医采用偏方治疗,治成重度残疾,双手手指全部黏合在一起,竟变成了两个粉红色的肉团!

  尿毒症病人误信游医险丧命

  我一点知觉都没有,醒来时就看见医生站在我面前。前日上午9时,在中大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的重症医学科,34岁的孔华说。家住萝岗某村里的孔华两年前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大女儿肾炎治了大半年也没见好,医生说也有尿毒症的迹象。而此前,孔华的妈妈、舅舅都因为尿毒症而去世。孔华本来每星期要做两至三次血透,但为了省钱给女儿看病,十天前她开始只吃中药,不料将近一个星期很少排尿,前天晚上,她突然晕倒抽搐不停,把一家人都吓坏了。

  当时情况太危险了,血钾浓度高达8.8mmol/L,一般正常人血钾浓度大约5mmol/L中大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的重症医学科杨春华主任说。这么高的血钾浓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相当于她已经被执行了注射死刑。她总是不听我的,总想着去找那些乱七八糟的游医开中药。孔华的丈夫告诉记者,年初她妈妈因为尿毒症刚刚去世,此前她舅舅也因尿毒症去世。刚开始孔华还去医院进行透析,不过时断时续,十天前她找到一个游医开了一个中药方,吃了十天之后,全身发紫,每天很少排尿。前几天晚上,孔华突然就晕倒在家。

  病人用偏方有苦衷

  像孔华、小磊、新娣一样的患者们为什么会选择用偏方治疗呢?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患者是碍于经济条件考虑。

  孔华丈夫透露,孔华不愿意去医院看病有苦衷:孔华家中,之前已经有两个尿毒症病人去世,孔华查出尿毒症之后,刚开始还愿意接受治疗,虽然经济紧张,但每星期两至三次血透还能坚持,但今年初他们8岁的大女儿在体检中也发现肾有问题,在广州几家医院治了大半年也没见好转,她担心女儿是不是跟她一样也有尿毒症的迹象,面对给女儿看病的巨大经济费用,孔华心理压力倍增,于是听信游医偏方。民间游医受经济利益驱使,过分夸大偏方药效,并且隐瞒偏方毒性,也使得人们容易轻信偏方。

  杨春华解释,偏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充足的科学支撑,很多病人吃偏方,刚好治愈,往往不是偏方,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偶然结果。同时,有的游医碰巧用偏方治疗好一两个人,便宣称偏方药到病除,面对这类宣传,有些患者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同时,很多人对中药治疗无副作用的传统观念深信不疑,促成了患者的认知错位。

  中草药专家总结偏方利弊

  使用偏方可能的益处在于,首先,偏方能就地取材,采摘、索取方便,多数省事、省钱,甚至不需花钱就可取得。其次,如果应用得当,在人们的防病、治病中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再者,有些偏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很容易被病人接受。

  而弊端在于,首先,偏方大多是在群众中口传耳闻而来,可能以讹传讹,并且在药名、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存在着误差。再加上疾病种类复杂,同一主要症状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疾病。如发热,可以是细菌引起,也可以是病毒引起,还可能是风湿疾病等,怎么能用同一个药方治病呢?而且每个病人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如性别、年龄、体质等。因此,同一偏方对张三可能有效,而对李四说不定是有害的。其次,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有的病人由于受偏方治大病的影响,有病不去找医生,而是到处寻找偏方。如有一病人,听说用鱼胆能治咳喘,就到食品罐头厂要来青鱼胆10个,并认为多吃好得快,一次吞服,引起严重鱼胆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曾有人统计鱼胆中毒211人,其中176人是为治病服食鱼胆过量引起的。在死亡的39人中竟有36人是为偏方治病而服食鱼胆的!

  用偏方前去医院了解禁忌症

  有人认为,游医口传耳闻的偏方可能以讹传讹不可信,但从报刊杂志上抄下来的偏方往往感觉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应该可用吧?因为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还应因人和病情不同而异。曾有一位青光眼的病人突然失明了,究其原因,前一天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曼陀罗花治喘咳很有效,门前屋后曼陀罗花正盛开,便采集一把煎服后就失明了,原来对青光眼病人此药是忌用的。

  偏方对治疗有心理暗示、调理身体等辅助作用,但用偏方有风险性。由于人的个体差异、病情不同,用药时必须综合考虑。只能是在用偏方之前,先请正规医院医生检查是否适宜用该偏方,若与其他药合用,还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偏方的弊端,发挥其应有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