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人们印象中应是上了一定岁数的成年人才会得的“富贵病”,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也值得关注。近年来,多项医学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年,甚至连几个月孩童都成为糖尿病的受害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为9000余万人,以往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主要是40岁以上的人,现在30岁以下的患者发病几率越来越多,低龄化倾向很明显”,年轻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增多,以及紧张的生活节奏是导致糖尿病低龄化的诱因。王新军表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糖尿病,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关注。
近日,海口出生仅两个月的婴儿检查出患上糖尿病,北京3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达1.3%,在第六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以往老年人易患的糖尿病,为何呈现低龄化趋势?年轻人怎么才能避免患上“富贵病”?
“我们接待过最小的患者,是一个出生仅仅两月的婴儿,孩子当时哭闹不止,家长带着来检查,没想到竟然得了糖尿病。”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王新军说,由于患者年龄太小,无法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只能打胰岛素。
肥胖也会引发糖尿病
肥胖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可达正常人的10倍以上。肥胖人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病的危险至少增加5%。“曾有一个16岁的少年患者,1米6的身高体重却达到180多斤,体重明显超标了。再问他喜欢吃什么,都是高热量的碳酸饮料和油炸食品”,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宋钦华教授说,很多上班族快节奏的工作规律导致的压力增大以及运动量减少,也是引发糖尿病低龄化发病率升高主要原因。预防糖尿病须尽早进行,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做起。肥胖已经是年轻人患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年轻人饮食不规律,偏爱高热量食物,渴了就喝碳酸饮料,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了糖分在体内的堆积。
医学专家指出,年轻人压力大的时候点根烟、借酒消愁以及用高热量零食代替正常进餐等不良习惯都是引发糖尿病的潜在危险,“长期在强压力下工作还会导致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紊乱、心情焦虑,这些都可能诱发糖尿病的发生。”运动的减少也是糖尿病早早“找上”年轻人的原因之一。“办公室一族一坐就是一半天,下了班就坐车回家,连散步都省了,平常更没有什么运动。”26岁的海口市民陈竞告诉记者,不要说每天坚持运动,一周能有一次运动对她来说都是奢望。
宋钦华认为,久坐不仅对人的腰椎造成影响,少动不出汗更是糖尿病患者的普遍现象。“坐得多,动得少,身体胖,这是现在年轻糖尿病患者的普遍特征。”
管住嘴迈开腿 有效预防糖尿病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达9.7%,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近9240万人。而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糖尿病潜在患病人群,医学专家指出,这一现象值得年轻人高度警惕,只有“迈开腿、管住嘴”,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宋钦华指出,除了遗传因素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患上此病,“有一句玩笑,说只有富了才会得糖尿糖,其实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糖尿病最大的诱因。”
工作白领一族,应该坚持运动,每天下班宁愿走路30分钟,也不要“才从办公椅上起来,就坐在公交车上”,“活动活动,想活就要动”。同时,坚持有规律并且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年轻人预防糖尿病有很大的帮助。
专家提醒,年轻人如果不注意对糖尿病的预防,一旦早早患上此病,对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较大影响,“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对人的伤害较大,为了自己和家庭的健康,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就要及时去医院测定血糖,定期查一查体内血糖指标,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多饮食清淡、低盐,避免用糖分和热量较高的零食代替正常进餐。”都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糖尿病高危儿童和青少年,一旦出现多饮,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多年不尿床的大孩子又反复尿床,多食,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易患病,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肥胖、超重伴有黑棘皮病或多囊卵巢,皮肤瘙痒,反复泌尿系统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等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