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54,周女士来电:我想表扬一个人。昨天晚上7点吃晚饭的时候,我不小心把鱼刺吞下去了,去邵逸夫医院看急诊,做了CT,医生诊断后说,位置相当危险,鱼刺在主动脉弓附近,如果主动脉大出血要做开胸手术。
消化科医生邓燕勇,30多岁,相当不错,把情况跟我讲了,还和胸外科医生会诊了。我是很紧张的,而且一呼吸就很痛。他到内镜室,一边安抚我一边很仔细地用胃镜帮我把鱼刺取出来了。
前天晚上,周女士烧了一盘清蒸鲈鱼,她吃鱼有个习惯,爱从鱼尾开始,慢慢吃到鱼头。她说,其实爱吃鱼的人都知道,鱼头边上的肉嫩,味道鲜美。“家里人不爱吃鱼头,我都说他们不会吃鱼,太浪费。”
眼看就吃到鱼头了,周女士夹了鳃旁边的一块肉放进嘴里,一口饭咽下去,喉咙突然被卡住了。以前也遇到过,所以没当回事,继续夹了一口饭咽下。”周女士说。
紧接着感觉“食道像被刀片刺了”一样,嘴里的饭一下喷了出来。周女士这才紧张起来,结果越紧张越咽不下去,像心绞痛一样难受。
听说可能要做开胸手术
周女士立即打老公电话,两个人连忙打车,赶到邵逸夫医院。先在急诊挂号,然后去CT室拍片,医生根据周女士的疼痛位置,感觉鱼刺已经到了食道中段,马上联系医院的消化科。
结果消化科医生说位置很危险,周围都是大动脉,又联系了胸外科的医生,当时说要会诊后决定,是保守治疗通过胃镜异物钳取,还是通过开胸手术取。听说为了一根鱼刺,可能要做开胸手术,周女士很害怕。
卡的位置在心脏附近 周围就是大动脉
当天晚上,消化科值班医生是邓燕勇,回忆周女士当时的情况,邓医生说了两个字——“紧张”。
CT显示,周女士误食的鱼刺,大概1厘米长,扁形,像圆形刀片一样,已经从咽喉部到了食道的中段,横跨食道两侧,卡住的位置在心脏附近,周围就是大动脉。鱼刺卡住的部位非常危险,医院也把实际情况告诉了周女士和家属。
如果取不出鱼刺,马上就要进行开胸手术,但是通过胃镜异物钳取鱼刺,风险也很大。
第一是容易造成食道穿孔,造成炎症或者感染性休克,还有一种情况更危险,因为食道壁非常薄,离大动脉非常近,取鱼刺时稍
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刺穿食道,造成动脉大出血。主动脉是心脏延伸出来的血管,应该是人体最粗的血管,一旦鱼刺刺破主动脉,必须要立即进行开胸手术,所以我们也第一时间联系了胸外科。
经过会诊,邓医生和胸外科医生,最后还是决定采取保守治疗,即通过胃镜异物钳取鱼刺。通过拍片观察到,周女士食道的鱼刺,刺进食道壁很浅,取出来的可能性非常大。”
花了10分钟,终于把鱼刺从食道里取出来。把鱼刺从食道壁里拔出来,拔的时候一定要轻,过重的话容易出血,这个过程就花去了一半时间。
鱼刺取出来后,周女士食道黏膜出血不多,如果出血很多,需要立即止血。”邓医生说。
昨天下午1点左右,周女士跟朋友两个人,骑着车从滨江赶到凤起路上的中国银行,路上都没有休息。
医生把鱼刺拔出来后,我明显感觉气顺了,当时喉咙还感觉有点痛,不过睡了一觉,现在全好了。”她说。
最危险的地方在食道第二个狭窄地带
加上周女士,前天来邵逸夫医院专门取鱼刺的病人,一共有3人。都是从上虞专程赶到杭州的,一位73岁,一位44岁,都是咽喉部被鱼刺卡住了。”两位患者吃的都是鲫鱼,卡住的位置在食道上端,所以取出来相对容易。
一般食道被鱼刺卡住,主要在食道的三个狭窄地带。第一个狭窄地带在人体的咽喉部附近,很多人被鱼刺卡住,都是在这个地方。第二个狭窄地带最危险,在心脏附近,也就是周女士被鱼刺卡住的地方。第三个狭窄地带在食道进入胃部附近,相对来说很难被异物卡住。”
邓医生说,如果鱼刺在咽喉部,用窄长的镊子可以取出;如果鱼刺进入食道,而且没有刺破食管,可以用柔软的胃镜取出;如果鱼刺个头比较大,已经把食道刺破,那就要开胸取出来了。
“前年有个大伯,也是被鱼刺卡住了,没有及时治疗,造成食道腐烂,两天后才来治疗,结果造成动脉大出血去世了。”邓医生说。
被鱼刺卡住不要吞饭团
吞入鱼刺,这种情况其实蛮多见。今年1月4日,快报也曾报道,去年12月22日蔡女士吃鲤鱼,结果被鱼刺给卡住了,当时蔡女士没当回事,第二天才到医院检查,直到做了开胸手术才把鱼刺取出来,差点丢了性命!
如果误吞了鱼刺,该怎么办?
邓医生说,很多人对付鱼刺,都是吞一些饭团将鱼刺咽下去,或者喝浓醋将鱼刺从喉咙里抠出来,其实都没有临床的科学依据。
“醋的成分是醋酸,浓度非常低,不能软化鱼骨中的钙;吞米饭更不行,容易被鱼刺划伤咽喉,引起发炎感染,甚至进入食道。”邓医生说。
最保险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去医院消化科或者急诊科将异物取出。“有些人觉得,一个小小的鱼刺不用去医院,觉得这样很麻烦,而且还要花钱,但如果鱼刺刺破食道,就非常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