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老年健康 > 养生
老人养生:冬季冠心病养生先养心
  • 2013-03-25 10:03:40
  • 出处:生命时报
  • 标签:老人,养生,冬季
导语: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其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是老年人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冠心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一个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另一个是每年的3—4月。
  饮食遵循持“三低二高一优”原则
  冠心病人的饮食应坚持“三低二高一优”的原则,即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优质蛋白。其中,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可适当吃些瘦肉、家禽和鱼类。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欧美人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而亚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我国的舟山渔民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冠心病。欧美人平均每日吃鱼20克,日本人每日吃鱼100克,舟山和爱斯基摩人每日吃鱼300克—400克。
  科学家研究发现,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通常接近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以每日食用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个鸡蛋为宜。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另外要限制摄入动物的内脏、脑等。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由此可见,多吃海鱼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
  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不利。这是因为蛋白质不易消化,还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有学者观察发现,过多的摄入动物蛋白反而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因此蛋白质的摄入应适量。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天气变化决定冠心病老人服装调整
  天气转凉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加大了心血管负担,而冠状动脉也会因天气变化发生明显的收缩,这些都会导致冠心病复发甚至急性心梗发作。老年冠心病人体质较弱,且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较差,因而更易旧病复发。
  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着装,保暖御寒。尤其是寒流和冷空气侵袭导致气温骤降时,一定要注意多穿衣服,增强御寒能力的锻炼。当天气晴朗,气温不太低时,我们可有意识地增加室外活动和室外逗留时间,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降低对寒冷的敏感性。以防身体着凉受冻。选择着装时,必须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过重的衣服和鞋子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病情。此外,最好不要在寒冷的天气外出。冠心病应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的刺激。冠心病患者不要突然离开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露天空间。如必须外出,最好先在楼门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冷暖的转换。此外,患者居室要温暖,但室温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
  冠心病人运动需循序渐进
  “生命在于运动”,冠心病病人运动也必不可少。将经常锻炼与长期不锻炼的两组人相比较,前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后者,而后者患冠心病的比率高出前者2-3倍。运动贵在坚持而不在强度。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缓慢得在几周或几个月内达到规定运动强度;运动方式的选择,宜根据身体情况、兴趣、爱好和自己的工作环境及性质进行;长期坚持。年轻人则更提倡一种节律或中或慢,能长期坚持、可重复性操作的有氧运动。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跳交际舞等等。身体运动起来,脉搏随之加速,呼吸也急促起来。停止运动后,这种急促呼吸应该在5分钟内就得到缓解。若5分钟之内还在急速呼吸或胸部疼痛、剧烈干咳、头昏脑胀甚至晕厥,应立即到医院去查明原因。

  对于已经患上冠心病的人,如何防范疾病的发展是防止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环节。冠心病人应该保持血压正常稳定,包括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酒精,食盐摄入,保持适当钾,钙和镁摄入,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同时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除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也是极为关键。步长冠心舒通胶囊是中国第一个安全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专利药物,是步长制药治疗心血管用药的又一典范之作。步长冠心舒通胶囊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具有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促进血管再生,保护缺血缺氧心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当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能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明显减小梗塞区。同时,抑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升高、减低血液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不增加心室作功、调整心脏血管的顺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