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因素中尤其是紧张情绪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治疗要积极寻找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要缓解紧张诱发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患者首先不能自己吓自己,因为心律失常也并不一定就等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也不少见。要保持稳定的情绪,维持平和的心态,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临床表现根据心脏跳动的频度、规律的不同而不同。例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多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头晕、出汗及恶心等表现。再如期前收缩(亦称早搏),患者可有胸闷、心跳停顿感,如频繁发作,则症状更明显。
为避免紧张诱发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学会自我调节,缓解精神压力,尽力宣泄和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心律失常患者应树立预防意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以便于心律失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心律失常多见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病患者,少数人则无器质性心脏病。其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如果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